申请专利的误区
误区7:技术方案交待不清楚。
很多单位的发明人提交的专利申请文件非常简单,有的甚至只有几句话,技术方案完全没有交待清楚,这给专利代理人制作正式专利申请文件带来很大困难。
要求发明人提供更多的技术方案时,他们会以技术保密为由回避,表明这些发明人没有把握好保密与公开的度。他们只是一味要求保密,害怕多透露一点技术信息,而恰恰忽视了公开不充分的问题。
大量的案例表明,如果一件专利申请被审查员以技术方案公开不充分为由而发出审查意见通知书,专利修改后发明专利新颖性,则这件专利申请有98%的可能被驳回。这一点希望引起发明人的高度重视.
误区8:专利申请前不做任何检索。
有些发明人提交的专利申请文件没有做查新检索,对技术方案的新颖性如何不确定,根本不知道其技术方案有没有公开过或公开使用过,这也是我国技术人员的通病——信息检索和收集信息的能力极低。
就公开而言,全世界范围内的任何文献都可影响技术方案的新颖性。在美国,就曾经发生过一个孩子的涂鸦否定了一件发明专利新颖性的案例。就公开使用而言,只有国内的使用才影响技术方案的新颖性。也就是说,国外已经普遍使用过的东西,如果国内没有出现,各种文献也没有相关记载,那你就可以申请专利。
这一点在将来的专利法修改中可能有所变动。可见,检索工作在专利申请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果他人已经就某一技术方案申请过专利或者在相关文献中公开,你没有做检索也去就这一技术方案申请专利,那只能是白白浪费时间、金钱和精力了。
没有专利、申请专利耗时?缓不济急?那就用买的
一件发明专利从发想到撰写,再经历送件、审查、核驳……等等程序,个人如何申请发明专利,到顺利获证少说也要3、4年的时间,如果希望能快速进入国际市场,或是竞争对手已经发动攻势,但没有足够可以迎战时,“购买专利”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联想或是台湾地区的友达就是很好的例子。
联想利用购买专利登上国际舞台
例子之一的联想计算机,近已变成世界的计算机大厂,它甚至进入了手机的世界市场。当然很多中国企业都希望可以这样做,但不是所有公司都办得到。像是小米,只要一踏出中国国土,到了印度就给爱立信(Ericsson)告,因为小米没有专利。
联想本来也没有专利,但它于2004年以17.5亿美元买下IBMPC 部门的时候,IBM同时也把大部分的专利转移给联想,其中包括数千件的PC专利,国家发明专利,自此,联想就有足够的专利可以防身。
联想于2011年销售额创新高,达到295亿美元,凭借着IBM的专利护航,轻易的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的PC生产商;到了2013年第3季,联想登上全球PC宝座。2014年,联想又以23亿美元买下IBM服务器部门及背后强大的知识产权;并在同一年以29.1亿美元,将Google旗下摩托罗拉手机业务及专利也一并买下。
联想的策略为以PC带动平板,再和台湾的联发科合作,共同抢食低价的智能型手机市场。联想之所以能进入世界市场,是因为它的专利本钱丰厚,发明专利,而其他中国企业可能会比较困难。
来源:企业法门
编辑:优智博-Boling.Yan
美国联邦知识产权事务所深圳代表处专业从事美国专利申请,清真认证,FDA认证,如有需求,请详细咨询
您好,欢迎莅临联邦知识产权,欢迎咨询...
![]() 触屏版二维码 |